为人父母,临近退休,就要为儿女找工作发愁了。几家欢喜几家愁。有权有势、有人脉资源的父母,早早地替子女铺好了就业之路。没权力但有阅历的父母,也能指导孩子进行职业规划。既没有权力也没有认知的父母,原则上就不要指导子女就业了。不管你混得再差,也别让子女从事这 5 种职业,工资再高也别干,否则,干得时间越长越被动,将来转行都来不及。
【一】被 chatgpt 取代的职业。
(资料图片)
chatgpt 火遍全球。央视网做了一个调查,大家普遍认为 chatgpt 最容易取代的十个职业:1. 电话营销员,2. 数据录入员,3. 社交媒体管理者,4. 客服代表,5. 行政助理,6. 翻译,7. 新闻记者,8. 金融分析师,9. 法律职业者,10. 医疗保健专业人员。
马斯克说,人工智能一定会比人类更聪明。人工智能已经渗透至生活和职场的方方面面,新一版职业大典里,已经有 600 多种传统职业悄悄消失了。所以,下一步可能被诸如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,原则上要奉劝子女回避。
【二】三性岗位人员。
现在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招劳务派遣制员工,安排在临时性、替代性、辅助性(俗称 " 三性 ")的岗位上。常见的三性岗位主要有保安、保洁、司机、勤杂、理货、收银等岗位。
还有一些企业,违规把很多一线操作岗位(比如,加油员、作业工、流水线工人、操作员,等等),甚至把一些主体岗位(比如,通用性的程序员、推销员、销售员,等等)也变了成劳务派遣岗位。
奉劝子女原则上不要从事三性岗位,被替代性强,收入低,受身份限制,看不到成长的希望。
【三】劳务派遣制员工。
劳务派遣制从本质来说,它就是一个变相 " 压榨 " 员工的措施。企事业单位为什么愿意大量招聘劳务派遣工呢?根本出发点就是降低用工成本,逃避管理责任,回避劳务、工伤、辞退等风险。
很多年轻的求职者和他们的父母都不知道劳务派遣的概念。其实,劳务派遣制是二十年前引进的 " 洋玩意 ",本来是坑人的模式,却被国内企事业单位大量应用。
很多无良的企事业单位欺骗求职者,说劳务派遣与正式工同工同酬。其实,劳务派遣制员工根本不是企业的员工,而是第三方劳务公司的员工,充其量是企业的 " 二等员工 ",受到身份的限制,发展前景堪忧。
【四】业务外包工。
如果说劳务派遣工是企业的 " 二等员工 ",业务外包工就是 " 三等员工 "。为什么近年来涌现出大量的业务外包工呢?因为 2016 年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的通知,要求劳务派遣制员工只能用在三性岗位且不能超过用工总量的 10%。
很多企业用劳务派遣员工占比高达 90%,为了规避检查,他们创造了一个 " 业务外包 " 的模式,就是劳务外包公司向用人企业承揽了业务(项目包),人员只是 " 业务包 " 里的业务量,而不是 " 人 "。
所以,业务外包工对于用人企业来说,根本不是一种 " 员工 ",而是一种 " 工作量 " 而已,连三等员工都算不上。受到身份限制,转正几乎不可能,职业发展的前途非常渺茫。
【五】容易被编码的职业。
未来大数据、机器人、数控机床、人工智能系统将取代容易被编码、编程的简单重复的劳动性职业。主要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生产车间操作工、流水线上的作业工、固定线路的司机、超市里的收银员,等等;第二类是人工智能取代的新闻编辑、语言翻译、文档整理等职业;第三类是审计、审核、查验、理赔、报销、柜员、会计、出纳等容易被编码、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职业。
【5】影响健康的职业。
前几年," 工作 996、生病 ICU" 的 " 血汗工厂、榨汁公司 " 被批评之后,总算收敛了一些。后来," 骑手又困在算法里 "。不仅仅是骑手,很多诸如程序员、自媒体作者、电商业主、网点运营者等职业也被 " 算法 " 搞到 " 吐血 "。还有诸如外卖、快递、跑腿、滴滴、专车等职业,简单重复,没有成长,容易出现交通事故,更容易累垮了身体,不要干太长时间。
PS:本文没有任何 " 职业歧视 " 的意思,但凡你能找到正经工作,就不希望你从事以上 5 种工作,只能作为过渡性职业。希望转给家长和孩子看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