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 位置: 首页 >> 教育 > 内容

当我们谈论出海本地化,我们在谈论什么?

2023-08-30 22:20:00来源:混沌大学

分享人 | 赤子城合伙人、米可世界 CEO Sean

编者按

当走出国门、拥抱海外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的选择,如何在与中国环境迥异的国家市场扎根立足,也成为了组织和个人的必修课。


(资料图)

在走向深海的过程中,很多企业已经率先出发,摸索出了自己的方法论,比如赤子城。这是一家聚焦社交娱乐赛道的中国出海企业,旗下 " 米可世界 " 的社交业务在中东、东南亚等市场取得了不俗成绩。

经营业绩是组织战略与认知的折射,从默默无闻到生根发芽,赤子城的成绩与公司对本地化的理解密不可分。作为赤子城合伙人、米可世界 CEO,Sean 见证了公司出海的全过程,他分享了他眼中真正的本地化。

说到出海怎么做,几乎所有人都会讲要做 " 本地化 "。但再深一步,问什么是本地化,答案往往就不那么清晰了。

到今天,大家都已经认同 " 本地化 " 是出海的必修课,但真正把这件事做好的似乎并不多。

我们出海有 10 多年了,业务和组织一步步在海外生根发芽,MICO、YoHo 这些产品在中东和东南亚取得了一点成绩。在 data.ai 6 月的非游戏应用出海收入 TOP30 榜单上,米可旗下的产品占了 3 个。这 10 年的摸索,让我们对 " 本地化 " 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。

我们认为:

第一,本地化是一条难走的路,每去一个市场都是一次 " 重新创业 ",需要足够的 " 战略决心 "。

第二,如何打造本地化能力?要做好 " 前方 + 后方 "、" 中方 + 本地 " 的融合。

第三," 本地化运营 " 的更高目标是 " 本地化经营 ",要坚守 " 长期主义 "。

没有在海外风餐露宿过的人

不足以谈本地化

为什么说本地化是苦差事?很简单,国外苦啊。

" 出海 " 听着挺洋气,但其实在海外,大部分地方都不像国内这样发达和便利,出差、驻外,很多地方条件都挺差的,有些地区甚至连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证。

这些年我们团队的人在外面,挨饿受冻、风餐露宿,这些都经历过。

2013 年,我们刚刚出海,公司创始人第一次去美国,去参加谷歌的一个活动。到了那边,人生地不熟,那个时候也比较穷,有一天找不到住的地方,就在机场的椅子上睡了一晚上。

16 年,几个负责人去印尼调研、见人。在雅加达租了一个挺破的小房子,也没有厨房。旁边有个泡面摊儿,就天天在那儿吃泡面,便宜、也快。吃了几个月吧,后来他们几个好长时间都见不得泡面。

当时他们给那个摊儿起了个名字,叫 "巴达维亚大酒店",巴达维亚是雅加达的旧称。虽然当时吃泡面吃得恶心,后来还是挺怀念那段时光的,他们还去找过那个摊,现在已经拆过重建了,不过当时的老路牌还在。

" 巴达维亚大酒店 " | 图:米可世界

后来大概 17 年,去中东,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特别难。我们的负责人很拼,吃住在办公室。也没啥办法,我们差不多是第一批去中东的公司,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做,都是自己趟出来的路。当时他就是经常连轴转,困了就在沙发上眯一会儿。

到后来,他躺到床上,反而睡不着觉,就办公室那个破沙发,一挨就着,习惯了。

现在我们的开罗办公室,条件已经比当初好很多了,但是咋说呢,出门就是黄沙、野狗、没有封顶的房子。大家说中东是黄金之地,没错,但挖金矿也是苦差事。

开罗郊区街景 | 图:米可世界

我听过华为的一个故事,时间比较早了,应该是 02 年,时任华为巴西里约办事处的主任,一位出海前辈。当时他费了很大劲终于见到了一位关键客户,来自巴西最大的电信运营商。结果客户见面就问,你会不会跳桑巴舞?前辈说,刚来几个月,桑巴舞确实不会跳。客户就说,没有桑巴舞,怎么谈生意?会面就草草结束了。

但是没办法啊,这个客户必须要搞定。三个月之后,他们又见面了,他跟客户说,我不仅会跳桑巴舞了,我还会跳本地舞蹈卡波耶 ( Capoeira ) 。

有人说出海人是超人,得干常人干不了的活儿,吃常人吃不了的苦。

我还有一个朋友,在非洲创业,被骗过、得过疟疾,甚至差点死在国外。非洲的环境大家可以想象,他已经待了五年多了。

所以出海是真的苦,我们之前开玩笑说,没有在海外风餐露宿过的人,不足以谈本地化。

那为什么能吃这份苦?也挺简单的,因为没退路。你能吃多少苦、忍多大寂寞,和你的战略决心正相关。

我们海外的核心班底是从中兴出来的,做通信的,可以说是 " 半路出家 ",还是 " 跨界创业 ",就有点 " 没有回头路 " 的意思。

就像我们有个同事说的," 我们也不是互联网科班出身,也不是 20 岁的小伙子了,既然干了,只能干成,干不成,去干啥呀?" 这是句实在话。

当时通信行业也是看到一些瓶颈了,他们也不想待在原来的公司 " 养老 ",还是一群很不安分的人吧。但他们又不像一些职业经理人,之前在国内做互联网的,出去负责一下海外业务,干不成,还可以回国,换个公司。他们选择这条路,是下了很大很大的决心的。

所以出海对于你来说,是尝试、是增量,还是 all in、不得不?你有没有战略决心,我认为这是个分水岭。

而且不光个人是这样,对公司更是。

对我们来说,出海从一开始就是没有选择的选择。国内我们也试过,很早期的时候,但没摸出什么门道,就一门心思干海外了。我觉得也挺好,就心无旁骛了。

2000 年左右华为开始出海的时候,也是非常坚决的,当年华为召开海外出征誓师大会,喊出的口号是" 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革裹尸还 "。

我也见过一些公司,看到别人在海外做的不错,觉得海外可能有机会,就决定 " 试一试 ",但大部分结果不是很好。

而且你的战略决心,决定了你怎么看海外这个市场,你的价值判断是什么。

是赚一票就跑,还是真的相信出海的价值,要在海外做一个十年、几十年的生意?你的动作是不一样的。

当然,现在这种试一试、赚点钱的心态越来越少了,因为海外的确定性越来越强,不管大厂小厂,大家看得越来越清楚了。

而且海外的生态比前几年成熟多了,信息也拉齐了很多,产业配套、人才都有了一些。苦还是苦的,但总归好了一些。之前是一片荒地,你要种玉米,得先开荒,那个时代过去了。

我们比别人出发得早一点,该踩的坑都踩过了,虽然比别人多吃了一点苦,但交过的学费总是有价值的。走到今天再看当时的选择,还是很庆幸的。那个时候都扛过来了,以后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。

所以决心是前提。

但具体怎么做好,又是另一个课题了。

总部管前方

要管 " 脑子 ",不要管 " 步子 "

怎么做好本地化?这就不得不说到" 前方和后方 "怎么配合了。

之前有些媒体朋友跟我聊,问到怎么通过管理 " 前方 " 做好本地化。问得挺合理的,因为前方就是 " 本地 "。不过刚开始我觉得挺难回答的,因为我想了一下,我们总部好像不怎么 " 管理 " 前方。

我们的 " 管理 " 其实非常松散,各个前方的策略、打法、制度,看起来五花八门。后来我总结了一下,我们对前方的管理,可以说只聚焦一件事——统一思想。

从选人,到业务推进过程中的对齐和纠偏,其实重点不在具体的事情上,而是在底层逻辑上。

我们需要确保跟各个前方负责人,在底层逻辑和顶层设计上达成一致。

具体来说就是几个核心问题:我们出海要做成一个什么事?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成?要做多久?

答案也很简单:

第一,我们要做成全球社交娱乐这个生意,围绕世界各地的人的精神需求,去解决问题、创造价值。现在做社交、做游戏,已经是很大的赛道了,整个文娱领域更大,有的是机会。

第二,我们要稳扎稳打、去伪存真地做,坚持商业本质思维,保持一个正循环,不去烧没有意义的钱,不参与恶性竞争。

第三,慢一点没关系,时间还长,不能坑蒙拐骗,不能伤害用户。比如行业里,很多人拖欠合作伙伴薪资,或者搞一些违规的内容,我们从没有过,你是要在这里干很多年的,不能留下这种 " 黑历史 "。

关于第三点,举个例子,早些年,个别市场的一些直播平台有点乌烟瘴气,搞了很多低俗、擦边的内容,但米可没有 " 跟随 ",而是很早就接入了机器和人工审核,确保一个健康的调性。这样确实 " 流失 " 了一些唾手可得的流量,短期看似 " 不讨巧 ",但我们明白自己做的是长期的事情,就会比别人有耐心。

那到今天是什么是结果呢?比如说在泰国,有些年轻女孩儿,她在我们 MICO 上,或者在 TikTok 上发视频、做直播,是可以大大方方发脸书、发 Ins 的;但在某些产品里做主播,是不敢告诉家人朋友的,会被父母骂,说她不做正经工作。

MICO GALA 泰国盛典 | 图:米可世界

所以回到前面那三点吧,只要明确了这几个事情,剩下的前方来定,总部是不太管的。

因为当地的情况前方最清楚,海外和国内不一样,海外各国之间也不一样,一定要给前方足够的权限,让前方自己定策略、找路径、解决问题。

华为有句话说,让听得见炮火的人做决策,我们是奉为圭臬的。

比如说,做直播社交,在国内,我们最熟悉的打法就是花钱、买量、拉高 DAU,很多公司进中东的时候,直接照搬了这个思路。

但这套模式在当地并不好推进。一方面,中东买量留存很差,花大钱拉来的人头,几天内就流失了;另一方面,其他产品也在做同样的事,久而久之,大家陷入了一种几乎没回报的恶性竞争。

我们的中东团队没有一头扎入 " 买量大军 ",摸索下来,形成了两点认知:

一是产品要吸引 " 关键人 ",在中东,社交产品是高度 " 自上而下 " 的,谁是社交中心,谁就能大面积影响其他人。

二是沉下心,把商业模式跑正,才能跑得长久,DAU 不能直接转化成商业价值,要想长久做下去,必须保障付费用户足够多,且用户愿意持续多投入,这就要求平台的内容足够好。

基于这些判断,中东前方就把重心放在了搞好内容上面、搞定关键人上,吸引优质主播和公会,持续拜访重点用户,上线了 VIP 专属客服体系,结果也验证了我们之前的假设。

这套打法在各个市场算是比较通用的,但具体到落地层面,各个市场又各有不同。

举个例子,我们做内容社交,和生态伙伴的合作政策,是一个很核心的策略,但这个在各个市场是不一样的。不仅是规则的不同,甚至连政策呈现的方式都不同。

比如,印度人非常注重细节、在意投入产出比。如果你给他一个笼统的规则,他会问你,为什么?你要把具体的细则、阶梯分布、计算逻辑,都讲清楚,有理有据。他们会把每一条规则计算得明明白白,而且非常享受 " 算 " 这个过程,有时候比我们自己算得还清楚。就像双十一的 " 拼单王者 ",把每个优惠规则都算明白,最后以最低价格下单,就会非常有成就感。所以我们的政策要定得尽可能细。

但是在东南亚肯定就不能这样搞,东南亚人不喜欢花精力在研究规则上,如果你跟他讲逻辑、讲细则,大家会觉得太复杂,听不懂,你就告诉我,我要提供多少产出,对应可以拿到多少钱。

MICO 产品界面 | 图:米可世界

当然了,合作政策包含了方方面面,逻辑复杂度的差异只是一方面。怎么更好地吸引合作伙伴,怎么激励对方做更好的产出,里面有很多讲究,各个市场要自己研究。不可能让国内总部去定中东市场的策略,也不可能让中东团队去定东南亚的策略,甚至东南亚的不同国家,策略都不一样。

当然,这不代表团队相互之间是隔绝的。他们的能力、认知、方法论都是可以融合、复用的。米可的海外团队就有区域轮岗机制,在中东表现很好的同事,我们会安排到东南亚轮岗,东南亚的同事也会安排到东亚轮岗,大家在知识上相互补齐,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。

但总而言之,大原则还是 " 前方决策 "。总部的手不能伸得太长,你不了解情况,瞎指挥是会出问题的,不同市场的团队可以交流、流动,但这个市场怎么干要让身在本地的人说了算。

有一种典型的反面教材:一些来华的外企,花大价钱打广告、租高档写字楼,也请了一些中国的职业经理人,但从经营战略到一般项目,大事小情都要外国总部层层批准;并且好像也不信任中国人,都是由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总部管理者来做决策。

我们肯定不能犯这种傻,要相信前方,给足够的权限,尤其现在大家出海也 " 卷 " 起来了,更要减少内耗。只要大方向一致,大家同一个 " 思维体系 ",结果上一定是离目标越来越近的。

中方和本地融合

要 " 沉下去 ",也要 " 拉起来 "

除了 " 前方和后方 ",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课题——" 中方和本地 "。

想做好本地化,一定得用本地人,而且本地人的比例越高越好,这个基本是共识了。不可能说,一群中国人到国外搞个办公室,在那边上班,就把本地化给做好了,这属于自己骗自己。

那怎么 " 用好 " 本地人,怎么打造本地组织能力?我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让中国员工 " 沉下去 ",二是帮本地员工 " 拉起来 "。

所谓中方 " 沉下去 ",指的是派驻海外的中方人员,都要先深入一线,做好" 卷起裤腿、下地干活 "的准备。

我们要求所有中方新人到岗后,必须先下到一线承担客服、运营之类的基础工作,和本地同事一起,先做几个月到一年的一线执行工作,直接对接客户、合作伙伴的问题。

这中间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,比如语言不通、文化差异,有时候被用户劈头盖脸地抱怨,而且还 get 不到对方的点……但这种 " 训战合一 " 的方式优点也很明显,只有先懂得前线发生了什么,才能真正建立对市场和用户的认知,继而在未来做对的决策。

我们的要求是,任何一个岗位的本地员工离职,中方员工都能随时补位。如果就是 " 坐在椅子上 " 指挥,肯定是做不到的,可能连指挥也指挥不好。

而且,如果中方不 " 下地干活 ",和本地员工并肩作战,也很难把本地员工 " 拉起来 ",中方的策略、方法论,包括文化,是传导不下去的。

那么怎么 " 拉起来 " 呢?首先要招对人,然后要充分信任和授权。

在米可世界," 同频 " 是招人的第一优先级。

大家知道各个国家的文化不同,每个国家的人有一些各自的特质。比如一些热带国家,大家生活和工作节奏都比较慢,很难 " 卷 " 起来;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,人们可能有一些价值取向和我们是有冲突的……坦白说,放眼全球,像中国这样勤劳、踏实的民族并不多。

但是,你总能找到尽可能 " 同频 " 的人,这个事情上不能将就。

我们花了很大功夫做本地招聘,为的就是确保团队足够精干,确保我们的前方本地同事,不论来自哪个国家、属于哪个民族,都是正直、自驱、有担当的人。

米可世界的埃及员工们 | 图:米可世界

像前面讲到我们的 " 统一思想 ",不能坑蒙拐骗、不能伤害用户,包括不能徇私舞弊,因为很多是和钱、和资源打交道的,所以我们招人,希望尽可能的正直、诚实,这是底线。

此外,各地区负责人的一个共识是,比起聪明程度、技能熟练度,他们更在乎新人是否足够自驱、足够有责任心。

之前有位埃及员工,有一天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,第二天,把打着石膏的腿架在办公室茶几上,接着和公会长们谈天说地、大聊合作。这个场景有点搞笑,但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有非常自驱的本地员工。

按照这样的标准招人,就能充分地信任和授权,激发他们成长,培养成管理型人才。

我们看到有些公司出去,也会招很多当地人,但都是 " 中方指挥、当地人执行 " 的模式,当地人做的都是很基础的执行工作,说得夸张点,跟流水线工人差不多。

但我们觉得,如果不让本地人参与更深入的工作,还是很难把本地化做好。中方的前方管理人员虽然身在当地,对当地的理解肯定还是不如本地人。

当然,很多地方确实不好找成熟的本地人才,但人才是可以培养的,这个我们是有结论的。

比如我们中东团队,有个埃及员工叫 Josh,刚来的时候做客服,每天通过电话和聊天软件跟用户沟通。

之前他也在一家欧洲公司的埃及办事处做过客服,据他说,就是参加了两次话术培训,然后每天就是重复性的工作,接电话、做标准回答、把超出处理权限的问题上报。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回答、目的是什么、这家公司未来的规划是什么,这些通通与他无关。

到了米可之后,除了常规的技能培训,会有人专门带着他处理各种具体问题,跟他讲为什么这么做,包括公司想如何发展、制定了什么策略等等。这些是他之前从没接触过的,他开始理解什么是 " 用户服务意识 ",什么是 " 结果导向 ",还有各种工作方法和逻辑……

这个孩子本身也很喜欢思考,逻辑很清晰,这个过程里他就迅速成长起来,而且对团队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越来越强。

后来他开始慢慢接触客服以外的工作,到现在,已经是一个活动运营组的 Team Leader,做得一手漂亮的表格,非常擅长项目管理,很多中方都比不上。

到现在,我们很自豪的一点是,我们大部分前方团队,都有本地员工担任核心管理工作,我们培养了一批既深刻了解本地用户、本地文化,又拥有勤奋、高效、协作等 " 中国特质 " 的本地人才。

这些 " 沉下去 " 的中方同事,和 " 拉起来 " 的本地同事,构成了我们本地化能力的坚实基本盘。

这是我们出海十年积累下来的最宝贵的财富。

当我们谈论本地化经营

我们在谈论什么?

总结一下我们的认知:

1. 本地化能力,本质上就是在本地市场的组织动员能力。只谈业务本地化,不谈组织本地化,不是真正的本地化。

2. 做好本地化的前提,是在出海这件事上有足够的战略决心,以及清晰的价值判断,要坚持 " 长期主义 ",做 " 百年生意 "。

3. 后方和前方,或者说总部和办事处,要在战略上统一对齐,策略上因地制宜,要让前方做决策,总部不能手伸得太长。我们的统一对齐,核心在于对 " 商业本质 " 和 " 长期主义 " 的认可。

4. 中方与本地要深度融合,中方可以 " 沉下去 " 做执行,本地员工可以 " 拉上来 " 做管理,最终目标是达成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的深度融合。

赤子城出海十多年了,米可世界去海外落地也有七年多了,我们内部曾经无数次聊过,到底什么是本地化。外界说的比较多的一个词是" 本地化运营 ",但我们更习惯讲 " 本地化经营 ",就像在国内经营一家公司一样,战略、组织、文化,用户、资源、品牌……只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经营,难度提升了。

有时候大家讲到去国外做生意,总觉得是件 " 高大上 " 的事,似乎经理们坐在高级写字楼里,咖啡杯一端,生意就做成了,但这并不是出海人的常态。本地化本质上就是去每一个地方 " 重新创业 ",创业苦,出海创业只有更苦。

所以出海这件事,没有什么套路和技巧,也没有那么多弯道超车的故事可讲。本地化经营,就像一场长坡厚雪的旅程,靠的只有团队和每个人 " 傻傻 " 的坚守。

标签:

上一篇:黑龙江试点老年营养餐桌建设,覆盖全省 21 家试点单位
下一篇:最后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