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家是对龙凤胎,明年就上小学了。她想给孩子报培训班,便跟我聊起来。
" 你说,让他们学什么好呢?"
(资料图)
" 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啊?"
" 小孩子嘛,也没什么正经兴趣,你觉得男孩报个数学班,女孩学个舞蹈咋样?"
" 为什么两个孩子不一样呢?" 我问。
她疑惑地看了我一眼," 男孩本来就聪明些,适合学数学啊,女孩学舞蹈气质好!"
原来,即使到了现在,人们还是认为男孩比女孩更聪明啊!我不禁感叹。
1、男孩不比女孩更聪明
我不认为男孩比女孩更聪明,但我承认大概率上这两种性别在脑发育上存在差异。
研究结果显示:男孩和女孩的大脑至少有 100 多处差异,其中这 4 项差异最为明显:
1
与脑发育有关的化学物质。
大范围内,主导攻击性的睾酮在男孩体内水平更高,主导情绪和人际交往的五羟色胺和催产素在女孩体内水平更高。所以,我们会发现男孩更喜欢打闹,而女孩更爱跟人交往。
2
男孩体内灰质更多,女孩白质更多。
二者工作方式不同,每一小块灰质主要负责一件事。而白质则有将左右脑连接起来的功能。宏观呈现就是,女孩更擅长一心多用,男孩更加专注。
3
海马体的差异。
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形成的关键结构,女孩的海马体一般比男孩大,所以女孩更擅长记忆。
4
女孩负责语言加工的脑区发展快,
男孩负责空间加工的脑区发展快。
这就导致,很多女孩在小时候就擅长讲故事,而男孩则对地图、积木更感兴趣。
但需要说明的是,这些与脑发育相关,主导不同功能的物质,在不同性别的孩子身上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,而是兼容、共同作用的。并且,它们的相对水平,个体差异大于性别差异。
科学验证,世界上不存在 " 完全男性 " 或者 " 完全女性 " 的大脑。生活中,我们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看到的绝大部分差异,基本上都是后天养育的结果。
2、大脑可以被改造
BBC 纪录片《男女不再有别》,曾经以一群 7 岁的小学生为对象,做过性别养育的研究。
实验项目是七巧板,男孩们很快拼好图案,可女孩们不仅无从下手,而且表现出厌恶的情绪。这似乎符合国人 " 男孩更擅长理科 " 的观念。
但后续的结果则让人大跌眼镜:集中玩了 3 个月俄罗斯方块的女孩,空间认知能力显著提高;而照顾洋娃娃 3 个月后,男孩也变得细心、敏感。
这表明,被称作 " 性别天赋 " 的能力,另一性别的孩子通过训练,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平均水平。
英国神经成像顶级专家 Gina Rippon 表示:
男生和女生的大脑结构存在细微差别,但是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,它可以被重新塑造和改变。
大脑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和社会、经历、成长紧密相关,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同之处,是因为这些如饥似渴的大脑降生于世之后,世界就开始铺天盖地向它灌输男女有别。
心理学上有一个" 罗森塔尔效应 ",指的是老师和家长的期待与看法影响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。
小时候,男孩就被认为与积木、地图、机器人适配度更高,因为他们的空间认知能力强。而女孩的第一件玩具,几乎都是洋娃娃,因为她们善于照顾别人。
大脑和肌肉一样,经过训练的功能会更强。所以,男孩表现得更擅长推理,女孩则更为细心。这种熟练和被认可,也会参与孩子的自我构建。
所以,当社会说出 " 男孩比女孩更聪明 " 时,被低估的女孩怎么也想不到,是刻板印象把自己的大脑改造成不适合做决策的大脑!
3、性别中性教育,别给孩子设限
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,也曾在一次演讲中指出:
放眼全球,女性高层管理者很少。问题不在于女性不够聪明、优秀,而是她们不善于主动争取,没有男同事那么自信。
究其原因,父系社会对女性的认同不够,导致女性缺乏资源和机会,自卑、自暴自弃、缺乏智慧接踵而至。所以,男性取得更大成就,是人为的资源倾斜的结果,而非男性天生比女性聪明。
早在 1998 年,瑞典政府就率先提出 " 性别中性教育 " 的理念,即从幼年起,让孩子接受不带性别偏见的教育。
心理学家荣格说:
在男人伟岸的身躯里,生存着阴柔的女性原型意象,叫做阿尼玛;
在女人娇柔的灵魂中,隐藏着刚毅的男性原型意象,叫做阿尼姆斯。
我们每个人的心灵结构,都是这样一套双系统,而伟大的灵魂,则是能将两种系统都调动起来,平衡运用的人。
性别只是一种特质,而非一种限制,孩子首先是孩子,其实才是男孩和女孩,而好的育儿观,一定是先看个体,再看性别。
聪明或者优秀,不会因为性别而消涨,它只会寄存在个体身上,因家庭教育被强化或被抑制。
所以,下一次如果有人说 " 女孩就是不如男孩聪明 ",希望你可以为女孩正名,也为自己正名,回他一句 " 你也不如我聪明啊 "
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原创所有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,我们将予以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