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 2023 年,社保利好密集出台。有些单位在去年 11 月、12 月 " 阳 " 了太多,很多社保人员没有上班,导致养老金补发没有落实到位。
截止到 12 月,22 个省份已经公平了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。动作麻利的地区已经计发和补发到位了,动作迟缓的地区或因为 " 阳人 " 太多,导致在 2023 年 1 月补发。
网友热议,上调养老金跟工龄有直接关联,30 年工龄的涨幅是 15 年工龄的 2 倍吗?
(资料图)
我们首先要知道影响养老金多少的主要因素:缴费年限的长短(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工龄,有的工龄没有缴社保呀)、当地的缴费基数、个人账户积攒的钱(自己缴的钱)、当地的社平工资、退休的年龄、各种补贴、国家调增的部分以及过渡性养老金(部分人员才有)。
所以,我们对比别人的养老金,不能简单地以工龄长短来对比,不是说 30 年工龄的补发金额就是 15 年工龄的 2 倍。主要分析如下:
一、养老金补发不能按照工龄年限进行简单对比。
我们拿到手的养老金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:基础养老金 + 个人账户养老金 + 过渡性养老金(有些人没有)。我们来两个公式,见下图 1 和 2 两张表。
图 1,可以看出,有一些人有三个部分的。
图 2,可以看出,有些人只有 2 个部分。
如何计算补发金额呢?不能简单地按照工龄来算,而是需要同时用到养老保险缴费指数、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上涨金额和补发时间等要素。如果在这些要素都同等的条件下,工龄 30 年补发的钱是工龄 15 年的 2 倍。
但是,每个地区、每个人员的情况各不相同,所以,工龄 30 年和工龄 15 年的两个人不能直接对比补发的金额,不能按照工龄 * 上涨比例来补发。有可能出现工龄 30 年的人补发的钱不如工龄 15 年的人补发的多呢,当然了,也会出现前者比后者 2 倍还多的情况。
(1)条件相同。
假设某地区,2 月份的养老金基数为 7000 元,10 月份公布上调养老金,2022 年要按照 7600 元计发基数。那么,要给退休人员补发 8 个月的差额。
假设有老 A 和老 B 两个老人,其他条件都一样。一个 30 年工龄退休,一个 15 年工龄退休。那么,老 A 的补发数额为:
旧标准 7000 元养老金计发基数:计算基础养老金 =2100 元。
新标准 7600 元养老金计发基数:计算基础养老金 =2280 元。
那么,老 A 每个月的差额为 180 元,需要补 8 个月的,一共需要补 1440 元。
老 B 只有 15 年工资,他需要补发的金额:
旧标准 7000 元养老金计发基数:计算基础养老金 =1050 元。
新标准 7600 元养老金计发基数:计算基础养老金 =1140 元。
那么,老 B 每个月的差额为 90 元,需要补 8 个月的,一共需要补 720 元。
可以看出,如果同一地区的两个人,其他要素都一样的话,工龄长的人补发的多,30 年工龄的是 15 年工龄的 2 倍。
(2)条件不同。
按照以上公式,条件不同,补发的时间长短不同,都会带来不同的结论。比如,定额部分、挂钩部分、倾斜部分都各有不同。举一个例子;同样的工龄,你在职时按照平均工资的 60% 缴纳,你的领导按照平均工资的 300% 缴纳,退休之后,后者的补发金额肯定远远高于前者啊。
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。有的 30 年工龄的补发数额高于 15 年工龄的 2 倍,有的少于 2 倍。其实,对比的意义不太大,只要缴费年限长、数额大,就会享受到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的红利。
三、总体要体现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的长效机制。
根据以上公式和原则,总体上体现出了 " 缴费年限越长,养老金涨得越高 " 的基本规则。因为工龄是影响养老金调整其中一个因素——养老金调整中的挂钩调整,一是与养老金水平相挂钩,二是与缴费年限(工龄)相挂钩,就是为了鼓励大家 " 多缴、长缴 "。
所以,工龄超30 年的人缴费年限长,养老金涨得也就越多,反之,如果缴费年限只有 15 年,那么,你得到的养老金涨得一般,甚至就是最低标准。
您认为:按照工龄挂钩合理吗?多多转发,希望政策更温暖。
标签: 可以看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