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点 最新调研显示,短视频已经取代游戏,成为青少年上网冲浪的首选。然而面对一拿手机就停不下来的孩子,家长该怎么办呢?短视频的成瘾机制,远比一般想象中城府更深,而如果仅仅是普通的戒断,往往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……
支持外滩君,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 " 星标 " 我们,从此 " 不失联 "。
文丨柯察金 编丨 Lulu
(相关资料图)
孩子捧着手机 Pad 不肯撒手?
最近,这个问题迎来一个好消息,一个坏消息:
好消息是,《2022 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》显示:" 超 7 成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 3 小时以内,未成年人游戏沉迷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。"
坏消息则是,不玩游戏的孩子们,把大部分的娱乐时间转向了短视频……
图源:《2022 中国游戏产业
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》
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《青少年蓝皮书》,也指出视频已经超越游戏,排在未成年人网络使用的首位,占47.5%。其中,使用快手、抖音等短视频类 App 的未成年人比例更是高达65.3%。
" 孩子回到家,就拿起手机刷一阵短视频,一看就是几十分钟,甚至几个小时都停不下来。" 家长满怀担忧,却无计可施。
刷屏上瘾,可有药医?别急,先看清 " 瘾 " 从何来。
短视频," 心机 " 能有多深?
看到孩子眼睛盯在屏幕上,家长这样的对话往往很常见:
" 还在刷!怎么就没点自制力呢?!"
而科学养育的一个特点,便是较真——不妨就刨根问底,看看是否真的是孩子自身缺乏自制力。
很多人都了解,短视频的沉浸感、戏剧性超强。短短几秒内就能同时点爆人的视觉、听觉以及情感共鸣;
很多人都了解,短视频的算法很厉害。总能 " 懂 " 受众想看什么。打开短视频 App,就像拆开一包瓜子,一颗接着一颗,不知不觉嗑完一整包,瓜子虽小,视频虽短,满足却是即时发生。
不过,短视频的 " 心机 " 还是被低估了,它的招,可远不止这些。
1、" 魅力的秘密在于没有得到 "
多数人都或多或少有过刷短视频的体验,那么不如稍做回想——其实,我们并不会耐心地看完每一条视频对吧?更多情况是,看到一两个很有意思的点个赞,然后碰到一条不太感冒的,快速划过去,然后看到有意思的……如此循环往复,时间不知不觉流逝。
倘若暂且排除 App 算法上的力有不逮,还能有什么样的原因?解释只有一个:这是设计者心知肚明、故意为之。
对于易让人成瘾的事物,我们常称之为 "多巴胺机器"。印象中,多巴胺仿佛是一种令人感到快乐的化学物质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心理学家曾用鸽子做实验。给鸽子面前放个啄食器,一开始,叨一下就出来一个食物;随后,实验者重新放了个 " 薛定谔式 " 的啄食器,鸽子叨一下,有可能出现一个食物,有可能出现好几个,也有可能完全没有食物。
猜猜怎么着?啄食器的状态改变后,鸽子明显比之前更拼命地做叨的动作,且脑当中的多巴胺大量分泌。
鸽子实验
而在被化学物质 " 拿捏 " 这方面,人类并不比鸽子显得多不同。
在另一个实验中,研究人员在已知被测对象相较于水更喜爱果汁的基础上,在前半段实验中,每隔十秒给实验对象提供水和果汁,在后半段实验中则引入意外因素,让人不知道下一秒是水还是果汁。
结果,在后半段实验里,被测者在这种不可预见的状态中,持续了更长时间的愉悦感。
可见,多巴胺压根不是什么 " 快乐分子 ",而是一种 " 预期分子 "。《贪婪的多巴胺》一书总结得妙," 魅力的秘密在于没有得到 "。好比双十一购物,多巴胺的产生总在结账之前发生,真等收到货,可能也就那么回事。
" 下一个视频会是我喜欢的么?",这样的心理促使着手指不知疲倦地滑动。刷短视频时,不是对新的喜爱视频的渴望推动着刷短视频,而是观看者期望下一个无法预期的新事物能满足自身的渴望。这便构成行为上瘾的重要要素,即 "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"。
除此之外,再随便列举两个其它心理学成果的运用:
蔡格尼克记忆效应: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,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的印象更加深刻——短视频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现一段配乐和情节,正因这种戛然而止的感觉,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多看几遍,甚至会对这些并不完整的视频记忆深刻;
契克森米哈的三通道模型:持久的幸福感,只有在人的能力恰好够克服挑战的时候才可能出现——很多有样学样,翻拍短视频上瘾的人,便是着了此道。
可见,小小短视频应用,堪称心理学研究的结晶之作。硅谷甚至有一家给 App 设计交互的公司,名字就叫 " 多巴胺实验室 " ……仿佛在说,怎么你还想逃?
2、比沉迷游戏可能更糟 ...
刷短视频 " 胡乱行为 " 上瘾后,大脑会逐渐发生三种变化:脱敏反应、敏化反应和脑前额叶功能退化。简单来说,参见下图:
值得一提的是,短视频接过游戏的 " 火炬 ",坐上让未成年人成瘾的第一把交椅,实在不是什么令人振奋的消息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沉迷短视频比游戏还糟。
且不谈游戏中有很多是成瘾性很弱的益智类产品,而就算是易沉迷的游戏,其中也始终不丧失一个重要特性:目标感——不管打怪还是升级,游戏至少是有目标、有追求的。
但短视频的世界,是深不见底的空虚,是真正意义的奶头乐。当孩子打开短视频应用那一刻起,目标感和主体性便顿然丧失,手指也只是机械式地滑动。英语里叫 "Scrolling Addiction"(刷屏上瘾)。
与其说短视频带来的是快乐,不如说是一种对大脑的刺激。长此以往,孩子深度思考的能力将丧失殆尽。如果孩子的大脑已经习惯了持续性的变化,会很难去适应数字世界之外那些变化没那么快的活动。
前额叶皮质退化,将导致自控力减弱
破解成瘾,
得先问三个问题
说了这么多短视频在心理学上的狡猾伎俩和危害,归根结底是表明:
成瘾这事,实在不该一股脑地怪孩子没自控能力。
事实上,不少家庭在电子教养方面过于简化和粗暴。比如前几年令人匪夷所思的杨永信事件——其人以电击等手段,对沉迷游戏和网络的未成年人强制进行 " 治疗 ",但那些孩子可全是家里人亲自送过去,并且每个月交了六千块钱的。
对于行为成瘾,戒断的动作肯定是得有的,但大人急于替孩子踩下刹车前,有三个问题值得自我提问。
问题 1:有没有给到孩子其它的快乐?
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于,如果大人喊 " 刹车 " 意味着剥夺孩子仅有的快乐来源,那么 " 车 " 最后肯定会冲出轨道。
如今,很多孩子的娱乐活动变得碎片化,也许正因为,他们快乐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了:
物理空间上,疫情的反复让户外活动范围极为紧缩;
心理空间上,孩子潜意识里觉得学习才是 " 正经事 ",娱乐活动也变得见缝插针。
然而玩耍可谓童年的第一推动力。正如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委员会所承认的:游戏是每个儿童的一项权利,对儿童的最佳发展很重要。孩童对快乐的渴求像只燕子,总要找个窝栖居下来。
故而,规避孩子的短视频的成瘾,关键的不仅是 " 堵 "(规矩的建立),如老生常谈的限制使用时间,还需确保 " 疏 ",让孩子的快乐有其它畅通的流向。
事实上,在使用初期,令孩子产生痛苦的并不是对短视频的不舍,而是家长错把孩子的娱乐消遣、短暂沉迷误解为上瘾,粗暴的禁止和打断不仅激发了他们的逆反心理,还使得 "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" 发挥起来,使得未完成性行为加大了上瘾的可能性。
" 别再刷视频,手机没收了!" 和 " 与其刷短视频,不如一起去做 / 看 ... 吧 ",两种对话,效果却天差地别。
其实小朋友的快乐是好满足的,而除了刷屏,干点其它任何事情都更好——就比如看动画片、看电影,就比刷短视频好多了,一个传统的影视作品的 " 起因 - 经过 - 结果 ",在结构上跟一篇文章、一本书并无本质区别。
《被偷走的专注力》一书的作者说:" 光是不让孩子接触科技产品是没用的,但如果在减少屏幕使用时间的同时,建立其他活动,比如出去玩,那就有效果。"
问题 2:有没有带孩子感受到 " 当下 " 的幸福?
在多巴胺这种 " 预期分子 " 之外,人脑中还分泌以 " 内啡肽 " 为代表的反向物质,被统称为 " 当下分子 "。多巴胺只带来短暂、兴奋的刺激感,而当下分子让人真正地享受此时此刻,给人心平气和、愉悦的满足感。
不过,心理学家早已指出,当下分子很难 " 硬刚 " 多巴胺。培养孩子长远、专注、平静的快乐,需要的家庭更多的陪伴和耐心。
一般而言,越是贴近自然的活动,越能增强孩子的现实感,更容易地实现所谓 "digital detox"(数字排毒)。像欧洲的很多家长,就不太担心孩子的数字使用问题,因为户外活动的时间量大管饱。
疫情持续三年,这话不再能说得轻易。但过于悲观倒也不必——如果连大人都不再乐观,那孩子到底该怎么办?
好在当下分子没有那么神秘,有很多事情,都可以产生内啡肽。如神经内科专家耿德勤指出,除了运动," 坚持一件事直到有成果的那一刻,会让人产生内啡肽;对他人奉献,可以让人产生内啡肽;心灵平静也能让人产生内啡肽。"
这里面的关键其实不是做什么,而是陪伴。
比较难解的情况,是大人自己也中了刷屏上瘾的毒,很多时候,是自己的习惯 " 下行 " 到了孩子——第 50 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超过 9.6 亿,人均每日观看时长超 2 小时。显然 Scrolling Addiction(刷屏上瘾),不单单是孩子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在刷屏给予的奶头乐里,恢复人的主体意识是对抗被动的关键。相对应的,要恢复互联网的工具属性。
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一些简单的小活动,比如出去玩时,让孩子通过搜索去做攻略。同样都是使用手机,主动搜索和被动观看的意义,相差万里。
问题 3:有没有给到孩子足够的正反馈?
和快乐一样,孩子在现实环境中得不到的正反馈,往往会去虚拟空间里寻找。
" 每天刷短视频,感觉跟皇帝批奏折似的 ",这种轻而易举阅览天下的感觉,没人能抗拒。
轻轻一个点赞,屏幕中间会跳出一个巨大的爱心,使得点赞这个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华丽——短视频 App 便营造出了这样一个 " 温馨舒适 " 的泡泡,每个细节都在源源不断传递着正反馈。
所以家长在限制孩子屏幕时间的同时,也需要搞清楚,孩子还有其它的正反馈来源么?作为大人,平时是夸奖孩子比较多,还是指责的多,是每天看到孩子的优点比较多,还是看不顺眼的比较多?
之前谷燕给女儿谷爱凌的生日祝福,里面连用了 12 个 " 最 " 字,让人印象挺深刻:
" 祝我最美丽、最聪颖、最博学、最善良、最真诚、最体贴、最时尚、最勇敢、最坚韧、最好学、最睿智、最沉稳的宝贝生日快乐。我是全世界最幸运的妈妈,我对你的爱从地球延伸到火星和每个角落。我无法表达我多么为你感到骄傲,并将远无条件地支持你!"
谷爱凌妈妈的个人社交网页
可能国外表达情绪比较夸张,但正反馈确实是正面管教中特别重要的一点。如果孩子在生活中连一个 " 最 " 字也从未听过,那么社交性犒赏反而会成为他们的安全感来源。
相反,合理利用最近发展区,坚持间隔性地对孩子进行表扬,便容易激发他们对下次肯定的努力行为,将不可预见的成就感从虚拟网络转向生活实践。
回过头看,短视频成瘾、游戏成瘾、这种那种成瘾,其实都是孩子与现实世界的连接出现了短路,作为家长需要遵循的原则是类似的:
站在孩子的角度,而非对立面去思考问题、解决问题。
今后,科技还会有沉浸感更强的新花样(比如 VR),单纯地禁止力不从心,也难以迎接未来。
更重要的,是帮助孩子建设自身的免疫力,用和谐的亲子关系,在虚实之间建立一道心理安全网。
参考文献:
( 上下滑动浏览 )
1、青少年 " 抖音 " 短视频上瘾现象的心理分析,冯瑜嘉 , 李 燕;
短视频总让你欲罢不能,刷还是不刷?,光明日报;
2、Adolescent Addiction to Short Video Applications in the Mobile Internet Era,frontiers;
3、《2022 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》,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、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;
4、贪婪的多巴胺, ( 美 ) 丹尼尔 · 利伯曼、 ( 美 ) 迈克尔 · E. 朗;
5、欲罢不能: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, ( 美 ) 亚当 · 奥尔特(Adam Alter);
6、TikTok Brain Explained: Why Some Kids Seem Hooked on Social Video Feeds,The Wall Street Journal;
7、社科院调查:看视频超越打游戏和听音乐,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网络使用领域,潇湘晨报
关注外滩教育
发现优质教育